空气质量传感器在监测空气中的污染物方面至关重要,是空气净化器和新风系统的核心部件。尽管消费者对它可能不太熟悉,但它在行业内却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。
过去,国内传感器技术相对落后,但如今,随着技术创新和企业努力,国内空气品质传感器技术已超越国外。它能精确检测PM2.5、甲醛、VOC等有害物质,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。同时,它也是空气净化器和新风系统智能运行的关键。
早在200年前,空气净化器起源于英国,当时是为了帮助消防队员避免烟雾侵袭而发明的。然而,在国内,空气净化器的全面应用始于雾霾频发期。早期的PM2.5传感器技术较为简单,只是一个红外气体探测器加上等级输出,通过红黄绿三种颜色的指示灯来直观展示空气质量。红色代表空气质量差、污染严重,黄色表示空气质量一般,而绿色则表示空气质量良好。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,如今的空气净化器不仅能有效去除PM2.5,还能过滤甲醛、细菌病毒等有害物质,大大提高了我们的生活品质。
颗粒物的监测
随着国内传感器技术的不断进步,PM2.5传感器已能将模拟定性输出升级为定量输出,直接显示空气中的PM2.5浓度。这一技术突破,使得空气质量监测更加精准、数字化,有效避免了企业作弊的可能。
颗粒物传感器的应用趋势
PM2.5、PM10和PM1.0都是对人体有害的颗粒物,其中PM1.0的危害最大。欧美国家多关注PM10污染,而韩国已将PM1.0、PM2.5和PM10都纳入国家标准。我国也在加强这方面的监测,推动了空气净化器产业的升级。这对空气净化器提出了更高要求,滤网要能去除更小的颗粒,传感器则要求多通道测量、低噪音、长寿命和高可靠性。为降低噪音,需对风扇进行严格的静音测试筛选,传感器也要进行二次静音测试。为提高寿命,通过升级核心部件,传感器寿命可延长到8万个小时。此外,激光传感器相比红外线传感器具有更好的防尘效果,能有效保证传感器在长时间运行后的精度。
甲醛传感器
近年来,随着空气质量的整体提升,曾经风靡一时的除霾空气净化器市场逐渐降温。面对这一变化,众多空气净化器企业迅速调整策略,将产品重点转向甲醛处理。AO史密斯等企业敏锐捕捉到市场需求,推出的甲醛数显净化器因能精准监测并有效去除甲醛,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,市场销量持续攀升。
然而,甲醛传感器技术的应用并非一帆风顺。高昂的成本、有限的寿命以及易受环境干扰等问题,成为制约甲醛净化器发展的瓶颈。企业需不断投入研发,提升传感器性能,降低成本,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。
